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 翁卷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大意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布山原,水光映照着天光,河川一片洁白。在杜鹃的声声啼叫中,细密的雨丝像烟雾一样弥漫。乡村的四月很少有清闲的人,才结束了养蚕种桑等工作,又去田里插秧了。
《杨氏之子》是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惠:同“慧”。诣:拜访。乃:就,于是。示:给……看。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茬(chá) 抠(kōu) 家底 觅食( mì shí)
嬉闹(xī) 空旷( kōnɡ kuànɡ) 撩逗(liáo) 炊烟( chuī yān)
乖巧( ɡuāi qiǎo) 掺杂(chān) 驱除( qū chú) 镰刀
温顺 重叠( chónɡ dié)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本单元重点词语补充】
仓皇 无端 潮汛 深黛(dài)
障壁(zhàng) 折本(shé) 狼狈不堪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血雨腥风]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唠唠叨叨]说话啰唆,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千钧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日积月累——“为人”的名言: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④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⑤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搽(chá) 玄虚(xuán) 渺茫(miǎo) 麻醉 摧残 诓骗(kuāng) 怀古伤今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shě) 前仆后继(pū)
自欺欺人 不足为据
怀疑与学问
凶险 视察 轻信 虚妄(wàng) 盲从 折扣(zhé) 流俗(sú)
墨守 停滞(zhi) 不攻自破
谈创造性思维
探求 创意 压榨(zhà) 根深蒂固(di) ( ɡēn shēn dì ɡù ) )
行之有效 孜孜不倦(zī)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不知好歹]指不知道是非;不领别人好意。比喻做事情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去惹那些自己惹不起的人。
[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望眼欲穿]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味同嚼蜡]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指像这一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狂妄自大]形容人十分骄傲自满。
[身临其境]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一般指听课时、看书时等。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